1、定装修被强
定装修被强
定义:
指消费者在购买新房时,开发商强制要求其购买装修服务,并收取高额装修费用。
表现形式:
开发商与装修公司合作,将装修费用捆绑进房价中,消费者无法单独购买房屋。
开发商预先指定装修公司,消费者无法自行选择装修方案。
开发商收取的装修费用远高于市场价,从中牟取暴利。
危害:
侵害消费者选择权:消费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装修公司和装修方案。
加重消费者负担:装修费用被捆绑进房价,增加了消费者的购房成本。
阻碍装修市场竞争:开发商指定装修公司,其他装修公司无法参与竞争,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产生消费纠纷:由于装修质量不佳、价格虚高等问题,经常引起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的纠纷。
法律依据:
《反垄断法》第14条:禁止经营者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向其指定的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经营者不得将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4条:商品房销售中,除按照政府统一规定收取的税费、契税、印花税和公共维修基金、专项维修基金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消费者应对措施:
拒绝签署捆绑合同:在购房合同中发现强制装修条款时,应拒绝签署。
向有关部门投诉:携带相关证据向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
寻求法律救济:如果通过投诉无法解决问题,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职责: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定装修被强行为。
推动建立健全的商品房销售制度,完善消费者保护机制。
对违法违规的开发商进行处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强行装修遭拒致人轻伤呼吁专案督办
强行装修遭拒致人轻伤
近日,某小区业主孙某因强行装修邻居陈某的房屋,致使陈某头部轻伤。据陈某反映,孙某曾多次要求其拆除墙体,遭到拒绝后竟强行破墙,导致其头部受伤。
呼吁专案督办
事发后,陈某向有关部门报案,但案件迟迟未有进展。陈某认为,孙某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应得到严惩。同时,他也对当地部门的处理效率表示不满,呼吁成立专案组督办此案。
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舆论关注
此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强行装修他人房屋的行为性质恶劣,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还威胁其人身安全。呼吁相关部门尽快查明事实,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人。
后续进展
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将成立专案组督办此案。后续进展将持续关注。
3、装修公司强买强卖怎么办?
应对装修公司强买强卖的步骤:
1. 收集证据:
保留与装修公司之间的所有沟通记录,包括报价、合同、付款收据和短信。
拍摄任何证明强买强卖行为的照片或视频证据。
2. 协商:
尝试与装修公司协商,达成一个让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清楚地表明你的立场,并提供证据支持你的主张。
3. 拒绝付款:
如果协商失败,拒绝支付强买强卖的部分费用。
向装修公司解释你的理由,并再次提供证据。
4. 联系相关机构:
向当地消费者保护机构或工商局投诉。
这些机构可以帮助调解纠纷并强制装修公司履行其义务。
5.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其他方法都失败了,可以考虑寻求律师的帮助。
律师可以代表你与装修公司谈判或采取法律行动。
预防措施:
在签订合同之前,仔细阅读合同并确保你理解所有条款。
只与有信誉的公司合作,并查看他们的在线评论。
协商并获得书面报价,详细说明所有材料和服务的成本。
坚持你的预算,不要被迫接受你不需要的服务或材料。
提示:
保持冷静和专业。
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清楚地表达你的担忧。
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或采取法律行动。
留出记录,例如电子邮件、短信和照片,以备将来使用。
4、装修被威胁报警怎么处理
装修期间遭遇威胁报警处理步骤:
1. 保持冷静,确保安全:
离开受威胁区域,尽快报警。
留意威胁者的特征和行为,如衣着、体貌、语言等。
2. 报警并提供详细信息:
拨打报警电话 110。
清晰提供事发地点、时间、威胁者特征、遭遇的威胁。
3. 搜集证据:
记录威胁者的言行,并拍照或录制音频。
如果有目击者,征求他们的证词。
4. 向警方提交书面报告:
前往派出所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包括事件经过、威胁者信息和证据。
5. 采取安全措施:
主动与邻居和社区人员沟通,让他们了解情况。
考虑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更换门锁、安装防盗装置。
6. 保护合法权益:
如果有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咨询律师。
了解法律途径,如申请人身保护令或提起诉讼。
7. 善后处理:
与警方保持联系,更新案件进展情况。
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提供必要的信息。
在警方指导下,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注意事项:
保持镇定,避免与威胁者发生冲突。
及时报警,不要拖延。
收集证据,如视频、录音或证人证词。
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信任警方的专业判断和处理。